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徵求 | 課程企劃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在大稻埕碼頭登船,沿河而下,行經台北橋、高速公路、重陽橋,到了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處,便是沖積沙洲形成的社子島,孤懸於城市邊緣,這裡是台北最後一塊處女地,也是我消磨時光的去處。
開車自環河北路轉進,不一時就到了青松木業,天氣好時,我坐在堆置於外的原木堆上,視野越過眼前的菜園與低矮的民房,遠眺大屯山群。曬夠了太陽,我就起身去看木材,這裡的木頭,身上寫著號碼蓋著章,說著他們的身世:非洲柚木、索羅門檜木、緬甸柚木、印尼黑檀、印度紫檀、各有各的來處,秀寶有空,就會教我辨識,慢慢的,我也就能從花紋分辨得出樹種了。
舊時台灣各林場採伐的原木,經由水路,自大稻埕碼頭上岸,彼時各種木材加工廠鋸木廠均聚集於大稻埕碼頭附近,城市逐漸開發,環河南路拓寬,木材廠便遷移至不遠處的社子島,最盛時,社子島聚集了大量木材廠家具廠,又過了數十年,家具廠慢慢遷移至中國,木業凋零,青松就變成了社子島唯一一家專營硬木的木材廠。
秀寶瘦小的身軀在成堆成堆的大片木材中鑽進鑽出。她說她二十多年前,應先生之請回家幫忙,從一無所知,慢慢學習各種樹木知識,獨自一人時,她會跟木頭說話,這些木頭,自森林中被砍下,飄洋過海,來到這裡,等待被人揀選,鉋光細磨,做成傢俱。在生命的長河裡,人與木在短暫的歇息中,輕聲對話。
而我們,揀選了一塊木材,也就揀選了一段蓊鬱的記憶,和溫柔的日常風景。